2024年8月27—28日,河南农业大学“头雁”导师赵建中、叶优良、冯春久等前往杞县、禹州等地对“头雁”学员追踪回访,帮扶指导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,第一站来到了杞县五里河镇卷棚楼村的杞县科技小院。
杞县科技小院是叶优良教授带领十几名研究生、本科生于2014年5月成立的,他们驻扎在这里,常年普及推广大蒜生产技术,引进优良品种,还针对大蒜生产中的施肥不合理、土壤重茬、病虫害严重、产量低、品质差等问题,开展大蒜全产业链研究,为杞县成为“中国大蒜第一县”立下了汗马功劳。听说导师来了,刚参加完第三期培训归来的学员李常军便放下饭碗,急匆匆赶到科技小院。李常军流转了200亩地,种植小麦、玉米和大蒜等作物。有事没事,他就常来科技小院转转,和这里的老师同学们聊聊庄稼活,哪个品种好、施用什么肥料、怎么改良土壤,他都是从科技小院里了解到的,慢慢地和叶教授也熟悉了起来,总想着如果和这些大学生们一样成为叶教授的学生多好。没想到,参加了河南省乡村产业带头人“头雁”培育,让他梦想成真。
见到导师叶教授,他便说起自己的想法,马上就要大蒜备播了,自己想扩大大蒜种植规模,但不知道该选择哪个品种好,想和叶教授好好聊一聊。聊完大蒜,他又拉着导师们来到他种的玉米大田里看看,郁郁葱葱的玉米植株长势非常好,玉米穗也非常饱满,但种植密度稍有点稠,导师们提醒他要注意一下。聊得正热火的时候,邻村同是“头雁”学员的李辉也赶来了,一起和导师们说起来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。
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很久,因为还要赶往下一站禹州市,两位学员意犹未尽,叶教授说:“科技小院就是你们的家,以后有事没事就常来坐坐,这里的教授、博士,还有大学生们都是为大家服务的,有问题就来找我们。”
禹州科技小院在禹州市顺店镇康城村,它是叶教授在河南省成立的第一家科技小院,已经在这里驻扎了12年,主要是帮助农民探索小麦/玉米轮作技术,普及推广整村、整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。这里常年驻有十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,已培养16名硕士研究生、300多名本科生、50多名先锋学员。导师们赶到这里时,已近黄昏,“头雁”学员袁小许早已等候在这里。
袁小许2021年在顺店镇成立了河南禹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,主要以种植谷物、豆类、中草药以及农产品销售、加工等为主,同时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。2021年之前袁小许从事建筑行业,建筑行业不景气后他想转战到农业行业,最初他对作物生长、农田管理知之甚少,禹州科技小院在康城村举办的一次培训让他受益匪浅,他当场决定要多跟小院联系,学习种植技术。河南农业大学“头雁”项目举办后,小院老师主动告诉他这个好消息,并帮助他按照报名流程成功成为“头雁”学员,他将学习到的新技术和新理念都及时应用到自己的农田里,尤其是水肥一体化、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的应用,让他受益颇大。2023年河南小麦遭遇烂场雨时,他在科技小院的技术指导下,适时晚播、科学管理,小麦收获时霉变、发芽等问题很少,小麦亩产都超过1100斤,这让他对小院提供的技术建议更加信赖。
见到导师,袁小许非常高兴,他说:“现在正和科技小院的师生们探索无人农场和智慧农场的构建,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在室内通过点点手机就可以完成2000亩地的全程管理。”